【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谈】《大学语文》:感受母语魅力 理解中华文化
《大学语文》 感受母语魅力 理解中华文化
一、课程概述
《大学语文》自开设以来,一直是天津科技大学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在以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大学语文的人文素养提升、母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宏观上承担着记录民族历史、传承民族文化、延续民族血脉、凝聚民族力量等重大使命;微观上是民族内部个体融入社会群体、参与社会分工、从事社会工作的必须工具。而对于天津科技大学来讲,它更是理工科学生在具备硬知识的情况下,夯实软实力的必须课程。
基于对大学语文“母语教育”基本属性的认识,以及对天津科技大学院校特色的把握。天津科技大学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选用的教材是南开大学陈洪教授等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配合南开大学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开放的精品课程,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夯实理工科学生软实力、体会汉语言魅力、提升文化自信、塑造新世纪人才的目标下,上接中国古代“文”的传统,下接新媒体新平台配合下的任务型学习——将课本剧表演、诗文朗诵、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在探索当中,理解、品读,感受汉语、感受母语文章的魅力,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通过不断的表达输出,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大学语文》课程团队教师
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
《大学语文》绝不是传统语文课程的高教版,它一定是新思路、新方法、新平台融合后的将知识、能力、德育作为三位一体目标的全面教学升级,课程思政正是这样目标追寻中,自然地融入课堂。
首先是作家作品的选择。一个学期的作品讲授中不乏名家名作。这其中有“人民艺术家”王蒙,跟随王蒙,我们看到了新中国的成长、发展与建设;有著名散文家、戏剧家汪曾祺,在他的笔下,我们重温“西南联大精神”;有现代诗派“诗坛领袖”戴望舒,在他的写作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作家从困惑于“小我”到书写“大我”的成长。更不要说跟随苏轼在江边吟诵《临江仙》,揭开《蝶恋花》的迷雾,品读王国维人间词中第一篇……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是对教学专题的设计,在单元教学《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我们以“思维·语言·文学”启发学生思考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尤其启发学生警惕语言的“陷阱”,警惕语言暴力对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在单元教学《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我们以幽默表达为主题,一步一步向学生展示:所谓“幽默”其实是痛苦和泪水中长出的花朵,它是思考和追问的智慧;在单元教学《金岳霖先生》中,我们带领学生重温“西南联大”精神。
再次是对能力培养的重视。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线下教学部分,我们插入了学生课本剧表演环节。开课初,老师将每个班学生分为两个剧团,通过抽签决定剧团表演的剧目。学生需要完成人员分工安排、剧本编写、服装道具化妆准备、演员排列表演、拍摄及剪辑。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每次线下课共有10分钟时间供学生使用。故安排表演同一剧目的剧团发布各自的预告片,全班同学投票选择愿意观看的剧组表演。现场表演过程中,剧团通过课本剧的现场展演表达自己的剧团对作者作品的理解,而全班同学则通过观看剧目的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对作者文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其实是学生对作家作品多层次的深入探索。
三、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
在院领导指导及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讨中,本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同学们这样评价:“我觉得上大学语文最大的收获不限于课程本身,而在于它对于学生的影响。……它对我的影响不是剧烈的、突变的,而是潜移默化的、温和的。让我们生活更温和、从容,少一点儿浮躁,在每天为分数和考研保研焦虑的间歇寻得了一丝安宁,时间还有,路还在,慢慢来,不急。语文真的对生活、对性格修养重要极了,这是开设这门课后最大的收获。”“我想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从文章、诗词中体会人情冷暖和他们的生活态度。我很喜欢大学语文这门课,虽然课时十分有限,但它给予我们的是永远的精神财富及思考能力,当然也有作者们给予我的人生启发,愿我们如鲁迅般敢于发声,如沈从文般对美好的执著向往,如苏轼般即使大起大落,也能潇洒面对生活。”“在听了课上的详解后,也看到了情感表达的不同方式,……希望以后改变自己,正视自己的生命里出现的东西,也记住自己对人生、对生活热爱的模样。”
图文来源:文法学院
编辑:王静
审校:李瑞宁